成語詞目
| 解釋
|
哀而不傷 |
哀:悲哀;傷:傷害。憂愁而不悲傷。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。 |
備而不用 |
準備好了,以備急用,眼下暫存不用。 |
避而不談 |
躲避開而不肯說。指有意回避事實。 |
博而不精 |
形容學識豐富,但不精深。 |
博而寡要 |
學識豐富,但不得要領。 |
倡而不和 |
倡:同“唱”。和:響應。領唱無人應和。形容有人領導,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。 |
存而不論 |
豐:保留。指把問題保留下來,暫不討論。 |
大而化之 |
化:改變,轉變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謹慎。 |
大而無當 |
當:底。雖然大,卻無底。原指大得無邊際。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、不合用。 |
淡而不厭 |
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。 |
淡而無味 |
淡:薄,與“濃”相對。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。亦泛指清淡無味。亦形容說話、寫文章內容平淡,無趣味。 |
道而不徑 |
道:走路。徑:小路。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,以免遇到危險。 |
得而復失 |
復:又,再。剛得到又失去了。 |
等而上之 |
按某一等級,由此再往上。 |
等而下之 |
由這一等逐級往下。指跟某一事物比較起來更差。 |
斗而鑄錐 |
臨到打仗才去鑄造兵器。比喻行動不及時。 |
篤而論之 |
篤:切實。確切地論述。 |
犯而不校 |
犯:觸犯;校:計較。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。 |
伏而咶天 |
咶: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與所求不一致,無法達到目的。 |
恭而有禮 |
恭:恭敬;禮:禮節。恭敬又有禮節。 |